聲音在相學上為最大關鍵緊要,最高明的相士,只要聞聲便能審辨推斷一個人的富貴、賢愚、貧賤、吉凶、禍福。「聲」為開口之初音為停口之後之餘韻。
人的聲音,猶如天地之氣,如為「輕清」則貴,如為「重濁」則俗。蓋輕清之氣上浮,重濁之氣下墜。
音韻的干擾產生刑剋,相聲的原則,重在「音之質」,配合其人之五行,而不在乎其人「體形」之高大、瘦小。好的音色,讓人聽起來舒暢,不雅之音色,讓人聽起來產生厭惡感、不舒服。這也是音頻干擾,產生刑剋作用。大抵而言,人小聲大者為貴,人大聲小為俗。(取其特也)
聲大而雄者,應如洪鐘響亮沉穩,聲遠而又有餘韻或如山谷之雄偉呼應。或如雉嗚,聲揚而清悠,餘音合節,韻亦長。不宜大如「鑼聲」散漫、聲裂、韻薄。或如「牛嗚」,散漫低禿,無韻可言。或為濁音,即粗濁混雜而不清、聲嘶似敗鼓、破鑼、或為尖銳、剛燥如豺狼之聲。或語未盡而音先絕、尾音不聚,言未止而氣已散。或聲先高而後低弱。或聲未動而氣先出,言談口沫橫飛。或聲在舌端輕佻而出。嗲聲嗲調或如群鼠開會,聲急續而不接,或如麻雀聒噪,或如蛙嗚或喋喋不休或無事自言自語或男人女聲,女人男聲,都不為吉相,輕者事業不順、人際關係受阻,重則事業財運婚姻破敗,貧賤、孤苦、遭凶。
有聲有韻方為貴格,人的聲音,以氣為根,氣出於聲,聲發為韻。有聲有韻,方為貴格,有聲無韻為粗俗之人。聲之為貴,根於丹田,丹田之音,深厚壯實,韻雅遠響,和而清潤,遠而圓暢。如聲音出自喉間,止於舌齒之端,便不為貴,亦不為壽。故我們平時宜善溫養丹田之氣,沒事少說話,不動怒大吼大叫。因言多傷氣,怒吼破氣。婦人、老師責罵小朋友太過,聲音變粗,家道事業會受阻。平時言談,聲音大小緩急適中,女人聲雄者,應壓低聲音,以減低刑剋。人聽其聲而知其心,人之善、惡、喜、恕、哀、樂皆發于音、見乎情,故曰聽其聲而知其心。
人要改聲,就必須先改心,再練丹田之氣,如此性命雙修,雙管齊下,才能有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